2019年全国民航工作亮点
民航资源网2020年1月6日消息:1月6日,202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9年的民航工作,其中有诸多亮点。
亮点一:办好一系列民航领域涉及国家全局的大事要事
果断停止波音737MAX8机型的商业运行。从航空安全技术标准出发,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果断停止波音737MAX8机型的商业运行,消除了发生航空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及时对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符合国际惯例的航空安全保障要求,及时对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防控涉及内地的输入性安全风险。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建成投运。以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为已任,紧盯“6.30”竣工、“9.30”前投运两个关键节点;又严格把握建设标准和质量,保证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顺利建成投运,实现“精品、样板、平安、廉洁”四个工程要求。
最高票连任国际民航组织一类理事国。在国际民航组织第40届大会上,我国以最高票数第六次连任一类理事国,提出了中国民航改进国际标准和全球民航治理的方案。
零差错、零失误完成了一系列重大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军运会、进博会、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活动等重大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国庆70周年阅兵保障等重大任务。
亮点二: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稳中有进。
在安全方面。以最强担当压实安全责任、以最高标准防范安全风险、以最严要求实施安全监管,以最实措施确保平稳可控,军牢守住民航安全底线。截至去年底,实现运输航空持续安全飞行112个月、8068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连续17年7个月实现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
在发展方面。保持“控总量、调结构”的战略定力,确保行业发展稳中有进。调整了武汉、昆明、广州、西安、重庆、成都、浦东等7个繁忙机场的容量标准,每周增加航班时刻5334个,36个航班时刻协调机场时刻执行率达93.5%,同比提升约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92.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5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1%、7.9%、1.9%。千万级机场达39个,同比增加2个。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编制实施成都、重庆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民航与综合交通深度融合,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占比达32.8%,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在效益方面。全年降低企业成本并直接转化成企业经营效益90多亿元。全行业营业收入1.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在正常方面。夯实运管委工作机制,37家千万级机场建设机场协同决策(A-CDM)系统,积极开展航班时刻动态调整,严格落实航班正常考核和调控措施。在航班总量同比增长5.57%,极端天气增多以及其他用户活动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全国航班正常率81.65%,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
在服务方面,深入开展民航服务质量重点攻坚专项行动,年初提出的九项改进服务品质措施得到认真落实,229个机场和主要航空公司可实现“无纸化”出行;37家千万级机场国内旅客平均自助值机比例达71.6%;在8家航空公司、29家机场开展跨航司行李直挂试点;15家航空公司410架飞机为805万旅客提供了客舱WIFI服务;大力推进全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RFID)建设;将“同城同质同价”纳入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推动出台国际“通程航班”普适政策;在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试点实施海关监管、民航安检合作查验模式,实现旅客“一次过检”无感通关;航空货运电子运单使用突破160万票;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开通,国内航空公司投诉响应率达100%。
亮点三:以改革推动行业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1+10+N”改革深入推进,继续将年度重点任务、“两会”代表委员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代表的意见建议纳入“1+10+N”改革框架中,全年确定606项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1.3%。
体制改革不断探索推进,积极推动国家空管体制改革工作,完成民航公安管理体制调整改革,完成机场建设集团重组改革。
着力推进民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年新增跑道10条,航站楼面积174.9万平方米,油库容积32万立方米。
加强规范标准引领,大力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完成《四型机场建设行动钢要》编制,23个示范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着力加强“四强空管”建设,完成中国民航历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班机航线调整,新增航路航线里程9275公里。全国千万级以上机场基本完成机坪管制移交。民航飞行计划数据融合平台投入试运行,实现航权、时刻和预先飞行计划数据融合。全面推进实施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运行。
通航发展明显加快,加快推动通航法规体系重构,正式发布全国目视飞行航图,通航飞行达112.5万小时,同比增长13.8%;颁证通用机场数量达246座,首次超过运输机场。创新无人机发展政策,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注册无人机超过39.2万架,无人机商业飞行125万小时。
中欧首次在民航领域签署相关协定,进一步丰富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展现了我国合作、开放、包容、守信的形象。
努力扩充航权资源,大幅增加进入日本东京等主流市场的运力额度,扩大与韩国、芬兰等国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实现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一次提交、一网通办”,新辟国际地区航线549条。
加大科教创新力度,集聚首批19家科教单位优势资源,组建民航科教创新攻关联盟,开展面向2035民航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进一步加大民航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设立第五期民航联合研究基金、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校验设备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蓝天保卫战”成效明显,全行业吨公里油耗较基线下降约16%,机场每客能耗较基线下降约12%。
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实施路线图》,指导行业推广应用北斗系统。完成国产GBAS设备审定验证工作,颁发中国民航首张GBAS设备使用许可证。首次在大兴机场使用高级场面活动引导控制4级系统。
落实“加压、减负、撑腰、充电”要求,组建民航监察员学院,加强监察员队伍建设,提升民航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成功举办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以“智慧民航”为主题,与科技对话、同世界交流,全面加深对智慧民航的理解。
成立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启动75个课题研究和试点项目。
亮点四:党的建设扶贫攻坚等任务深入推进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和“五句话”的目标任务,严格落实“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深入查摆问题不足,持续抓好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举行业之力,直接投入和帮助引进扶贫资金6200余万元,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660余万元,助力新疆于田、策勒两县脱贫攻坚,超额完成了两县全年的脱贫脱困工作任务。
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座谈会;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艺术团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展慰问演出;深化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开展“青春英雄谱”宣讲示范活动,召开“新老空姐话服务”、全国民航劳模先进座谈会,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磅礴力量。